汽车润滑油使用几大误区, 并不是越多越好, 你知道吗?
误区一:润滑油变黑了就需要更换
现代汽车使用的润滑油一般都会加有清静分解剂,这种清静剂会粘附在活塞上的胶膜和黑色积炭洗涤下来,并且会分散在油中,减少发动机因高温而生成沉淀物,因此,润滑油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容易变黑,这是常见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着润滑油就已经完全变质了。
误区二:润滑油尽可能的多加
添加润滑油的量应该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度线之间。润滑油过多会增加了曲轴连杆的搅拌阻力,使燃油消耗增大。而且极容易造成发动机产生积炭,提高发动机压缩比,增加产生爆震的倾向,积炭在汽缸内呈红热状态还会容易引起早燃,如落入汽缸会加剧汽缸和活塞的磨损,加速污染润滑油。
误区三:润滑油只添加却不换
润滑油只添加但不换只能弥补机油数量上的不足,但是无法补偿润滑油性能上的损失。润滑油在使用的过程中,在氧化、污染等情况下油品的质量会逐渐下降,同时还会伴随着一些消耗,使机油数量减少。
误区四:国产车使用进口机油
大部分的进口机油的粘度都比较的低,不适应国产车对机油粘度的要求。此外,国产发动机各种配合部件的材料受热膨胀系数及配合间隙较进口车大,多数国产车发动机是没有装置机油散热器的,盲目选用进口机油的话,会使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机油过稀导致油压偏低,达不到规定的工作压力,不能满足正常润滑的需要,使发动机的磨损加剧。